在劇中,易鐘玉「未婚先孕」,孩子生父身份公開,結局令人意外。
易鐘玉耐著性子回來與唐鳳梧結婚,是不忍拂逆父親的臨終心愿。依著她往日的性子,早就跟唐鳳梧一拍兩散了。原因是蘇茵太過囂張,大有鳩占鵲巢之意,唐鳳梧竟然是一副聽之任之之態。那麼,易鐘玉的「未婚先孕」從何說起呢?
就在舉辦婚禮時,蘇茵混入伴娘的隊伍中,再次投來挑釁的目光,易鐘玉未予理睬,傅太太卻越過人群,當眾揭露了蘇茵與她丈夫傅先生的不堪事。鐵證如山,唐鳳梧不是痛悔交友不慎,而是懷疑易鐘玉在背后慫恿傅太太,令易鐘玉忍無可忍,當場摘下婚戒還給唐鳳梧,說,「這婚不結了。」婚禮就此告吹。
這一切既是蘇茵在背后故意制造矛盾,也與唐鳳梧在愛情上的主觀認識有關。當初,唐鳳梧為什麼會放棄易鐘秀而選擇了易鐘玉呢?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易鐘玉善交際,語言能力強,在各方面能幫上他,易鐘秀則不能。
由此可見,唐鳳梧并不完全是在選擇愛人,而是更像在選擇一個合作伙伴,一如易興華將易鐘靈嫁給席維安,并不是認為兩人般配,而是認為對易家的生意有幫助。
有一句話說「愛一個人,是說不出理由的,發乎于心,動之以情。」比如席維安,不論易鐘靈是風塵女子所生,還是名門閨秀,他的感情始終如一。這就是愛吧
唐鳳梧選擇易鐘玉,摻雜了太多的感情以外的東西。此時的唐鳳梧,對易鐘玉的愛是不夠純粹的。
抗戰爆發后,唐鳳梧被日軍抓進集中營。抗戰勝利,劫后余生的他回來與易鐘玉相見,只聽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叫易鐘玉媽媽,滿心歡喜的他遲疑了。
在集中營的日子里,他想了很多。想著將來跟易鐘玉認錯,告訴她從前他太自私了,沒有顧及易鐘玉的感受,不配得到易鐘玉的愛。告訴她如果還能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會好好把握,一心一意,不作任何的前提預設。可是,小男孩的呼喚令他自慚形穢,原來,這都是他自作多情,一廂情愿,鐘玉已經生了兒子,和別人結婚了。
其實,這個小男孩是鐘玉和唐鳳梧的兒子。當年,婚禮取消,唐鳳梧被日軍抓走后不久,易鐘玉發現她懷孕了。得知唐鳳梧在集中營與日軍殊死抗爭, 絕不投降,易鐘玉被唐鳳梧的氣節所感動,決定生下這個孩子,為唐家留后。孩子的生父身份公開后,唐鳳梧大喜過望,與兒子、易鐘玉相擁在一起。結局峰回路轉,令人意外又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