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燦爛》原著中太子為何被廢,這三點原因最關鍵

小鹿亂撞 2022/07/18 檢舉 我要評論

當時皇帝為了安心上戰場,將年僅兩歲的大皇子封為太子。皇帝親近的豐饒舊臣,大多和乾安王勢力有仇。沒有仇的,手上又大多沾過乾安王勢力的血。

皇后幽幽的繼續說下去:「后來陛下立子昆為太子,我不能說沒有暗暗高興過。陛下的那些同鄉功臣們再不愿看我坐在后位上,可將來還得奉我的兒子為君主!我只要忍下去,終究能云開霧散。可是后來子昆慢慢長大,我看著他一日日愈來愈像我的父親,我就知道云霧永遠散不了了……」

皇后轉過身子:「我早知許多股肱重臣不喜我們母子,可是如果子昆能像陛下一樣英明睿智,或像三皇子一樣果敢剛強,我相信他的儲位是能穩當的……可偏偏,他像我的父親!」

原著中皇后的話還是說得比較含蓄,但其實朝中幾乎沒有一個重臣能容忍一個流淌著乾安王血的未來君主。

支持太子的人重臣都是像樓太仆那般沽名釣譽的,或者王將軍那種只想著花天酒地的。

凌不疑已經替太子身邊的大臣收拾爛攤子到麻木,但是太子還是太過于任人唯親。

太子對于身邊的人是全然信任,凌不疑說替他整頓軍務,他就放心的將手中的權勢都交給他。

他知道太子妃并不像表面那般,但是她不愿意懲處她。就像他當年明明喜歡曲泠君,但是他也不想要看到孫氏難堪。

「血流出去了就不能再淌回身上,仇結下了焉能輕易和解!」小越侯面色陰鷙,咬牙切齒,「景阩諸臣與乾安王一脈有血仇的可不止一家兩家!」

「當初結盟,乾安老賊壓著兵馬不放,只讓我們去沖殺,哼哼,打就打,誰還怕了不成!可明明事先說好的,他故意延誤戰機,生生累死了李家兩位兄長,李家伯父當時就吐了一口血,活活氣死了。后來乾安老賊看我們逐漸聲勢壯大,心生忌憚,故意讓我們去打屯有重兵的綠林大寨,哼哼,他暗中做了什麼手腳,兩位兄長別說不知道……王家,閻家,太史家,死了多少子弟啊!可是形勢比人強,大敵當前,陛下讓我們忍,我們只能忍下!」

朝臣容不下他,不是他任人唯親,而是容不得他身上流淌著的血。

他們之間的仇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那些大臣也不是想要將來有個多賢能的君主,只是不能是乾安王的后代。

皇帝留下太子和皇后,是想要制衡,他并不想要看到那些豐饒舊臣勢力獨大。但他也不是一個殘忍的君主,大肆殺戮有功之臣。君臣之間本來就是像彈簧一般。

樓垚的兄長當初為何會黑化,都是因為實在沒有出頭的機會。大伯樓太仆是太子的老師,因為大房的子孫沒有什麼出息,大房和二房的關系也不是那麼好。

所以他一直有意在打壓二房,樓大哥本來有得到太子重用的機會,但是被樓太仆給擋了。

王姈的父親王將軍就更不用說了,手抖得連筆都拿不了了。全靠昔日的功勞過日子,但是太子忘不了,他去軍營被人瞧不上,是王將軍一直帶著他周旋。

太子是一個念舊的人,但是作為未來天子,識人不清是真的很致命。

太子其實是一個很賢良的人,在百姓中也很有威望。但是這個朝代百姓的地位很低,他們的敬仰支持什麼都不是。朝中是那些世家功臣說了算的。

甚至皇帝對他這個太子也不是很滿意,只是當初立他是別無選擇。

有前朝血淋淋的例子擺在那里,太子是真的不適合做這開國第二任皇帝。畢竟慈不掌兵,那些大臣大多是跟著皇帝打過天下的。

所以太子被廢是注定的。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