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更新的劇情里,抓完「帽妖」的顧千帆,做了一個很迷幻的夢。
夢里,又出現了顧千帆親娘拉他離開的場景。他一遍又一遍地喊著「爹」,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回應。
顧千帆一直在夢里找爹,但呈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團迷霧。
就在他驚慌、迷茫的時候,「清流」齊牧出現了,叫囂著:
「蕭欽言才是我等清流的頭號大敵,只要鏟除了他,我一定為立下首功的你請官,你姑母的誥命到時唾手可得」。
齊牧的話音剛落,就被顧千帆一把推開,「你不是我爹」。
顧千帆說完這句話,他的夢就醒了。
醒來后,顧千帆嘗著趙盼兒煮的胡辣湯百感交集。
心里面生生挖空的一塊,好似就被趙盼兒的一碗胡辣湯給填滿了。前所未有的暖和,也前所未有的滿足。
為什麼趙盼兒的胡辣湯,會讓顧千帆如此反常?這當然還是跟剛才的夢境有關。
夢里,一共出現了四個人。
齊牧,還有年幼的顧千帆和生母,以及告信的陳廉。
我們先來說齊牧;
顧千帆回東京后,他的身世就浮出水面了。
他原是宰相蕭欽言的長子,母親顧氏,是前禮部侍郎之女。
當年寒門出身的蕭欽言,被顧家「榜下捉婿」,成了清流女婿。
誰料有了顧千帆后,蕭欽言被顧氏撞見和一個歌姬廝混。
從此倆人和離,顧千帆也跟了母親。
姓氏,也由蕭,改成了現在的顧。這樁往事,因為顧家的刻意隱瞞,很少有人知曉。
在顧家長大的顧千帆,內心從未停止過對父愛的渴望。
舅舅還在時,這份情便寄托在了舅舅身上。舅舅死后,顧千帆又把這份孺慕之情,寄托給了齊牧。
想當初,顧千帆十八歲中進士,年少得意,明明可以走清流的路子。
卻聽從齊牧的建議,一頭扎進了皇城司。從此不被顧家所容,被清流唾罵,成了人人懼怕的閹黨爪牙「活閻王」。
一入皇城司,就是十二年。
這十二年,顧千帆彷徨過,委屈過,更自暴自棄過。
但即便如此,卻也從未想過離開。
就因為皇城司,是齊牧讓他來的。
從顧千帆的這份堅守,還有面對齊牧時的過分親切,就不難看出,齊牧在他心里的分量。
「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匡扶正義,你受些苦,名聲受一點損也是值得的」。
從前,齊牧說的這句話,顧千帆從未有過懷疑。但到了后面,他真的迷惑了。
是從什麼時候起,顧千帆對齊牧有了猜忌?
是顧千帆一直收羅雷敬的罪證,可齊牧卻次次都以「證據不足」推脫?
還是齊牧一直讓他對付蕭欽言?
恐怕都有吧。
雷敬這個人,手上沾的血天怒人怨。有他在皇城司一天,就會有更多無辜的性命死于他手。
顧千帆原以為,以「匡扶天下」為己任的清流砥柱齊牧,自然不會放過雷敬這樣的人。
但當顧千帆滿心歡喜把罪證推到他跟前時,顧千帆才發現,比起鏟除奸逆,齊牧更喜歡鏟除「異己」。
而他眼里的「匡扶天下」,就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鏟除蕭欽言。
尤其蕭欽言即將回京,齊牧為首的清流,一系列的做派更是加深了顧千帆心里的猜忌。
為了阻止蕭欽言回京,清流竟然玩起了「帽妖」。
有邪祟出現,信奉鬼神之說的官家,可不就對蕭欽言的回京,會起遲疑。
但真正讓顧千帆寒心的,不是清流的鏟除異己,而是他們為了鏟除異己,不惜罔顧普通人的性命。
死在帽妖手上的,都是鮮活的生命。
他們做錯了什麼,要成為清流的黨派紛爭的犧牲品?
齊牧的此舉,無疑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臉。
說好的「為天下請命」,就是這般罔顧天下人性命?
顧千帆早不做夢,晚不做夢,偏偏在抓完帽妖之后做這夢。
是他這心里,寒得緊啊。
被一個視為父親的長輩欺騙,利用了這麼多年,顧千帆能不心冷嗎?
他在夢里,會推開齊牧,會對他說「你不是我爹」,就是顧千帆對齊牧的信念崩塌。
實際齊牧的人設崩塌,從其他人物身上也能窺見端倪。
清流,都是一些什麼人?
歐陽旭不以鬼神上位,他也會是清流的新秀。但歐陽旭,是什麼人?
他是為了前途,拋棄未婚妻的薄情郎。
高觀察,他也是清流砥柱。
但他又做了什麼?
是仗著手里的權勢,對歐陽旭的肆意踐踏?還是見到趙盼兒的色欲熏心?
可見,清流未必「清」。
而清流未必「清」,奸逆就一定「奸」?
顧千帆是一個完全沒有歸屬感的人。
對蕭家來說,他是蕭家的兒子,身上流著蕭家的血。
但他卻「背叛」了蕭家,姓了顧不說,還背地里聯合清流一直在跟蕭欽言分庭抗禮。
盡管在形式上,顧千帆把自己從蕭家剔除出去了。可心里,卻無法做到跟蕭家的割舍。
那個找爹的夢境,一直困擾著他。
而夢境,往往是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映射。夢境里找爹,不就映射出他對父親的渴望。
夢境里,出現了父親,出現了母親,也出現了年幼的顧千帆。
看到這些,我們不難猜出,與其說顧千帆是對「人」有渴望,倒不如說是對「家」有渴望。
有父有母,才是家。
顧千帆的夢境同時出現這麼多要素,可不就是對家有著極深的渴望麼。
活了三十年的顧千帆有家嗎?
他在顧家,那是寄人籬下。雖然明面上是顧家的兒子,但身上流淌的卻是蕭家的血。
顧千帆為什麼會入皇城司?
為了匡扶天下正義是真,但他也有一個私心,那就是給自己母親掙一個誥命。
齊牧正是利用了顧千帆這點,才對他進行了長期的精神「PUA」。
在旁人眼中,顧家那個和離歸家的女兒,是顧千帆的姑母。
這也是為什麼,在夢里齊牧會說,鏟除蕭欽言后,顧千帆就可以給他姑母求一個誥命。
不能叫自己的母親為「母親」,母親去世后,連顧家的祖墳都無法入,成了名副其實的「孤魂野鬼」。
母親無法入顧家祖墳,實際就跟顧千帆沒有根一樣。
因著母親的原因,顧千帆對蕭欽言的感情很復雜。有怨,有恨,也有割舍不下的血脈羈絆。
他十八歲就中進士,這背后的艱辛,絕不是天才兩個字,就能一言概之的。
他十八歲入皇城司給母親掙誥命,每天游走在刀尖上,才換了了年紀輕輕就有的緋衣銀魚。
顧千帆做得這一切,僅僅是為了母親和抱負?也不全是吧。
多少就跟孩子賭氣一般,就想用自己的優秀,來吸引父親的注意力。
甚至還有些許的報復,想讓自己的優秀,讓蕭欽言為當年做下的事情后悔。
但顧千帆越是這樣,就越表現出,沒有根,沒有歸屬感的顧千帆,對蕭家,對蕭欽言還是有深深的向往。
顧千帆對蕭渭的好脾氣,對蕭欽言嘴上無情,但心里想到要與他對抗時的掙扎,無不映射出他對蕭家的羈絆。
從這個夢境可以看出來,顧千帆在親情上,他是被「割裂」的。
不論是顧家還是蕭家,他都沒有立場。
父親不是父親,母親不是母親。
就連信任的齊牧,也是一場利用。
看懂了顧千帆的夢境,再來看他醒后,趙盼兒遞過來的一碗胡辣湯,是不是就明朗了許多?
趙盼兒的胡辣湯,是從前她母親,經常給自己父親做的。
這簡單的胡辣湯,承載著趙盼兒對父母的沉沉情感。
現在,趙盼兒又跟她母親一樣,給心愛的人,做起了胡辣湯。
這對孤寂、漂浮了十幾年的顧千帆來說,趙盼兒這時候的一碗湯,無異于給了他一個「家」。
他的心,落到了實處,有根了。
能不「暖和」嗎?
顧千帆在其他人身上攢多了失望,心都冷了。就在他對情感,不再抱任何希望時。
趙盼兒出現了,她的聰慧,她的果敢,她的遭遇,她對自己的認可,無不敲擊著他的心房。
而更令人歡喜的是,趙盼兒也喜歡著他。
在她面前,顧千帆不是蕭家的兒子,也不是顧家的兒子,更不是皇城司副使。
從始至終,他只是顧千帆,是她認識的那個顧千帆。
只有讀懂了顧千帆的孤寂,才能明白他對趙盼兒的珍視啊。
于歐陽旭而言,娶趙盼兒是不幸。
但對顧千帆來說,娶趙盼兒卻是他攢了半生失望,才換來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