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姨,是周氏的陪嫁丫鬟。
周家是做航運生意的,周氏是標準的富家女,而且長相漂亮,氣質出眾,多少世家子弟想求娶周氏,都高攀不上。
兩位青年才俊的照片同時送到了周氏的面前,一位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唐仲明,另一位是在商場里打拼的易興華。
周氏一眼就相中了英俊精干的易興華。
顧姨雖是周氏的丫鬟,但心地善良的周氏卻不把顧姨當下人,顧姨感激周氏的善待,也真心實意回報周氏。
顧姨勸周氏慎重考慮婚姻大事,顧姨說易興華這種以事業為主的男人,是靠不住的,周氏卻認準了易興華。
周氏從小錦衣玉食長大,沒吃過生活的苦,更沒有遭受過傷害和背叛,她心性單純,一心一意只想嫁給符合她眼緣的男人,她天真地向往純粹的愛情,沒想到顧姨一語成讖,說中了周氏的結局。
周家風風光光把周氏嫁進了易家,不僅陪嫁了一套奢華的房子,還給易興華的星華百貨投資了四十萬,易興華求娶周氏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易家到了易興華這一代,逐漸沒落,易家人丁稀薄,易興華作為易家的獨子,有振興家業的重任,他那時候事業才起步,光靠個人單打獨斗很難做出成就來。
聯姻,成了易興華精打細算的一步棋。
易興華在娶周氏之前,其實已經有過一段婚姻了,原配妻子病逝,還留下個女兒易鐘靈,易鐘靈不是原配所出,而是易興華和風塵女子羅如湄的女兒,周氏沒有介意易興華的條件,周家也很看好這個精明能干的女婿。
周氏嫁給了易興華,生下了女兒易鐘玉后,她才知道自己幻想的美好愛情都成了泡影。
靠著周家的幫扶,易興華的生意越做越大,星華百貨在上海灘有了一席之地,易興華的精力,也都放在了事業上,對周氏很少關心。
易興華發達后對周氏的冷落,暴露了他自私的本性。
驕傲高貴的周家小姐,從來都是被捧著被縱著的,哪里受到過這樣的委屈,她為此經常和易興華鬧情緒,易興華煩透了周氏的任性和刁蠻。
易興華從心里覺得,他做生意壓力本就很大,回到家里只想有碗熱飯熱湯,而不是面對一張冷冰冰的臉。
周氏越是強求易興華的愛情,易興華就越覺得她胡攪蠻纏,兩人常常鬧得很不愉快,家里開始雞飛狗跳。
夫妻不睦,琴瑟失和,周氏想守住自己的丈夫,易興華也想有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黃瑩如的出現,恰好滿足了易興華的需求。
《傳家》原著里提到,黃瑩如是易鐘靈的家庭教師,出身貧寒,性情溫順,黃母生病沒錢救治,是易興華拿錢幫助了黃瑩如,黃瑩如很感激易興華。
黃瑩如看著易興華和周氏的婚姻早就有了裂痕,很有心機地主動向易興華示好,對于她這種家境的女人來說,能攀上易興華這樣的男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黃瑩如低聲下氣地侍奉易興華,她很會投其所好,知道易興華想要的是什麼,她的低姿態,是周氏不恥去做的。
看著易興華和黃瑩如曖昧,周氏情緒越來越失控,易興華對她也越來越厭惡。
黃瑩如很快就獨占了易興華,易興華為她在外面置了小公館,兩人不知羞恥地纏綿,易興華不再回家,黃瑩如成了他的解語花和溫柔鄉。
易興華「挑上」黃瑩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易興華靠女人發家,終究是不光彩的,他認為只有拋棄周氏,另娶黃瑩如,才能抹去他的污點。
周氏的前半生,順風順水,卻唯獨在婚姻上,她無力回天,得不到丈夫的真心,易興華的背叛,逼得周氏出了精神問題。
周氏為了讓易興華回家,不惜對親生女兒易鐘玉下狠手,因為只有易鐘玉出事,易興華才會焦急地趕回來。
年幼的易鐘玉,被周氏折磨得遍體鱗傷,易興華起了疑心,暗中盯緊了周氏,才發現周氏竟然把易鐘玉泡在冷水里,只為了讓易鐘玉發燒。
周氏精神出了問題,周家也不敢聲張,只好勸易興華不要失婚,至于他在外面的風流韻事,周家也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童年的不幸遭遇,是易鐘玉心中永遠的陰霾,顧姨多次提醒易鐘玉不要忘記受過的屈辱,《傳家》原著里寫道:
「鐘玉放下眉筆。她記性太好了,怎能忘呢?
那時父親堅持要住到那邊去,和母親發生激烈爭執,甩了母親的手走了,母親要追,失足從樓梯滾下來,她的親弟弟就這麼沒了。那時,她父親卻到那邊慶祝鐘秀的出生。
鐘秀的生日,是她母親的忌日,還是她親弟弟的忌日,而她的遠渡重洋,讓鐘秀成了這個家最受寵愛的女兒,連丈夫都是盡鐘秀先挑。」
周氏凄慘離世,周老爺子帶著易鐘玉遠避海外,易鐘玉在國外生活了十年。
黃瑩如鳩占鵲巢,住進了周氏陪嫁的易家花園里,成了名正言順的夫人。
顧姨并沒有離開易家,她要為易鐘玉守住家產,她只認易鐘玉為這個家的女主人,為了幫周家出氣,顧姨曾經把黃瑩如的女兒易鐘秀扔進犬舍。
這是顧姨第一次對黃瑩如表態,她仇視黃瑩如,黃瑩如破壞周氏婚姻,顧姨深知周氏的痛苦,她算得上周氏的半個娘家人,她不會看著黃瑩如得逞。
顧姨在易家熬成了資歷最老的下人,年輕的丫鬟都要服從她的命令,黃瑩如自知理虧,也不好針對顧姨,只默默忍下了顧姨對她的羞辱。
得知易鐘玉要回來,黃瑩如費盡心機討好易鐘玉,特意給易鐘玉布置了房間,還咨詢了顧姨易鐘玉的喜好。
《傳家》原著里寫道:
「顧姨雖然知道黃瑩如在這件事上盡心盡力,不過既然讓她幫忙看,她可一點不馬虎,指出香粉的牌子必須是英女皇用的牌子,零食要換成老文魁的糕點和林家園的陳皮梅,美最時的便鞋要換成小花園定制,絲質鞋底的那種,暖瓶水要換成蒸餾水。」
顧姨對易鐘玉很上心,黃瑩如不敢出差錯,她傷害周氏母女,外室上位,注定了在易鐘玉面前,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黃瑩如假裝對顧姨客套,顧姨字字誅心:「太太言重了,不管小姐離家多久,都是這個家真正的主人,怎能忘記她的喜好呢?」
顧姨一句話,就將黃瑩如打回了原形。
黃瑩如敢怒不敢言,她摸過的地方,顧姨嫌棄地用手絹擦干凈,隨后將手絹扔進了抽水痰盂。
這是顧姨第二次表態,即便是已經過去了十年,黃瑩如在易家隱忍低調,顧姨也仍然不認可她的身份,她對黃瑩如的厭惡,是很難消解的。
顧姨從小疼愛易鐘玉,給了易鐘玉在這個家里少有的溫情,易鐘玉知道顧姨對周家的忠心,但顧姨催她爭家產的嚴厲,還是讓易鐘玉很抗拒。
易鐘玉想搶回易家花園,給母親報仇,把黃瑩如母子都趕出易家,讓易興華在周氏的牌位面前磕頭道歉,易鐘玉想要的,其實不是家產本身,而是一個公道,以及家庭里的親情。
顧姨自作主張,盯著黃瑩如的動靜,她一心想抓住黃瑩如的把柄。
顧姨得知易興華要給易鐘秀安排相親,便對易鐘玉說老爺偏心,認為易鐘玉配不上唐家公子唐鳳梧,二小姐還沒嫁人,就給三小姐擇婿,不符合禮儀規矩。
易鐘玉為了報復黃瑩如母女,刻意去勾引唐鳳梧,當年黃瑩如和周氏搶走了易興華,她就要搶走易鐘秀的未婚夫。
唐鳳梧果然被易鐘玉吸引,唐鳳梧向易鐘秀提出了退婚,易鐘玉也在和唐鳳梧較量的過程中,愛上了唐鳳梧,大姐易鐘靈勸易鐘玉珍惜愛情,享受幸福的婚姻。
易鐘玉下定決心,要追隨唐鳳梧這個外交官四海為家,為了愛情,易鐘玉放棄了易家的財產。
易鐘靈別有用心,她早就有了圖謀星華的野心,才會以對易鐘玉好的名義,勸她回歸家庭,遠離繼承權的爭奪。
顧姨看著易鐘玉為愛癡情,被唐鳳梧沖昏了頭腦,提醒她不要走生母的老路,要把心思放在家業上面,易鐘玉反駁道:「我有自己的判斷力,唐先生也不是父親!」
顧姨冷笑:「這話聽著可真耳熟,不愧是母女,說話的神情都那麼像,一樣固執得要命,就算碰得頭破血流,也要堅持到底。」
易鐘玉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選擇,《傳家》原著里寫道:
「鐘玉低頭看著新裙,眼中閃過不安。她心里清楚,顧姨說得沒錯,她偏離了原本的計劃,只要看到唐鳳梧,她的世界仿佛就只有他一個人,沒有星華,沒有易家花園。
但漸漸的,她的眼神堅定起來。如果對方是唐鳳梧,她愿意試試看,放下過往,和他一起闖天涯。」
顧姨一生沒有結婚,無愛無性,但她很懂人性,也很懂男人,唐鳳梧在易家兩姐妹之間搖擺,優柔寡斷,和易鐘秀訂婚,又要和易鐘玉結婚,遲遲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害易鐘秀空歡喜一場,這樣的男人,未必值得托付終生。
顧姨再次預言準了易鐘玉的婚姻,唐鳳梧和女秘書蘇茵關系親密,蘇茵多次挑釁易鐘玉,唐鳳梧卻任由蘇茵使小手段,易鐘玉才知道自己很難改變唐鳳梧。
兩人的結婚典禮,被蘇茵攪黃,顧姨問易鐘玉:「還記得您的母親嗎?選擇一段錯誤的婚姻,最后是什麼下場,您都看到了!」
《傳家》原著里寫道:
「鐘玉透過鏡子,看到那位從小照顧自己的女子眼里流下了淚。她心中一痛,終于露出苦笑,扯下那條星星手鏈,扔到一旁。終究,是她自己,對唐鳳梧期望太高了。
也許,她該學學大姐,閉著眼走完過場,唐鳳梧住蘇茵幫他選的童話屋,她住她的易家花園,掛著名分,各自生活就是了。」
易鐘玉沒有和唐鳳梧完婚,唐鳳梧苦追易鐘玉五年,他才意識到了自己在感情里的問題,終于再次得到了易鐘玉的青睞。
事實證明,顧姨讓易鐘玉慎重考慮這段感情是對的,如果易鐘玉不管不顧,直接嫁給了唐鳳梧,未必就能得到唐鳳梧的珍惜。
易鐘玉不知道,唐鳳梧本就是父親易興華給她安排的姻緣,易興華為了易家的輝煌,煞費苦心。
易興華離世后,易家陷入到了空前絕后的危機局面。
內有易書業父子圖謀家產,投敵叛國,外有日本人侵擾,易家在風雨飄搖的上海,處境堪憂。
為了守護易家,黃瑩如擔起了夫人的責任,她聯手繼女易鐘靈,鏟除了易書業和易寄德父子,顧姨知道了黃瑩如的計謀,卻沒有聲張,沒有對易書業的妻女說出實情,而是暗中幫助了黃瑩如,《傳家》原著里寫道:
「黃瑩如看向顧姨,有些意外她的行為,竟似站在了自己這邊。畢竟這麼些年,顧姨從沒把自己當成真正的女主人,想不到這一時刻,顯現了對這個家十足的忠心。」
黃瑩如感激地說:「謝謝她忠于這個家,哪怕只是看在鐘玉的面上。」
這是顧姨的第三次表態,黃瑩如在私生活上面有污點,但在大是大非上面,有責任有擔當,有原則有底線,也因此得到了顧姨的幫助。
顧姨才是真正的狠角色,她前后態度的轉變,揭開了黃瑩如的真面目。
黃瑩如外室上位,自私且丑陋,但她不是徹頭徹尾的壞人,她善待兩個繼女,主動放棄自己的那份家產,為了捍衛易家,她表現出了英勇和魄力。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易家可以內斗,但決不允許外人霸占家業,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易鐘玉還是黃瑩如和顧姨,目標和態度都是一致的。
看到黃瑩如為易家做的一切,易鐘玉終于徹底放下了仇恨。
顧姨干涉易家的家事,有失分寸,行為越矩;對待手底下的丫鬟嚴苛,不近人情,有她可恨的一面,但看到她的結局,才知道她有多可敬。
顧姨拒絕接受易鐘玉的珠寶,她為周家盡忠,絕不是圖錢,易家遭難后,顧姨不想拖累易鐘玉,主動離開,自己在外面吃了很多苦。
《傳家》原著里,席維安將顧姨找回,易鐘玉和唐鳳梧生子,顧姨幫易鐘玉帶孩子,娃娃牽著顧姨的手,畫面溫馨美好。
顧姨幫扶周家四代人,她的清醒和深情,最令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