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昌郡主一出場就是假裝落水,想要凌不疑來救她。結果卻被揭穿河水太淺。
皇帝曾經想要撮合養子和二婚的裕昌郡主,結果凌不疑直接跑去了邊關。嚇得皇帝從此不再敢亂點鴛鴦譜。
都城喜歡凌不疑的女子很多,其中裕昌郡主是里面的佼佼者。她的祖母汝陽老王妃,是連皇帝都要讓著的人。
汝陽老王爺非常不喜歡這個妻子,但是無可奈何,只能自己躲到道觀之中。汝陽老王妃仗著自己是皇帝的叔母,又撫養過皇帝,一直是一個混不吝的存在。
雖然當年她苛待過皇帝,但是在皇帝起義后,她的兩個兒子都為了皇帝打仗死掉了。
淳于氏因為在戰亂時救過汝陽老王妃,所以她一直擔當淳于氏保護傘這樣的角色。
最終老王妃的人生毀在了淳于氏送她的一尊佛像里,裕昌郡主的人生也真真的徹底毀掉。
老王妃第一次出場就是為了欺負程少商,指責程少商不懂規矩,沒有見過未來的婆婆。直接被凌不疑懟了回去。
畢竟霍君華還在,淳于氏算得上哪門子的婆婆。
好在后面越妃及時出場,作為后宮中最霸道的存在,老王妃還是有點不夠看得。她也直接點出了凌不疑為何不愿意娶裕昌郡主。
越妃道:「女瑩吾姪,你是個老實孩兒,自身并無過錯,可惜了,你有一個欺侮人家兄長死的早的祖母。我這麼說吧,十一郎就是隨意在街上拉一個適齡未婚的良家女子,都比你強!有些妄念,你還是早些斷了的好,趁著年紀輕,再尋一個好郎婿嫁了吧。」
越妃甚至直接表示,大街上隨便一個女子都比裕昌郡主來的強。小姑娘直接傷心的哭了。
第二次老王妃出場是為了替淳于氏討回公道,不過最終不敵嫋嫋。
我何曾指手畫腳,可這程少商終歸是小輩,難道我這做長輩的連問一句都不能了麼!難道懇求長輩疼愛,不是小輩應有之責嗎!」
越妃呵呵假笑幾聲:「叔母還真是說話不嫌口氣大。難道少商是因為你喜歡,子晟才去求親的?女瑩你倒是喜歡了,可子晟不喜歡,她嫁過去了嗎?」
裕昌郡主之所以能孜孜不倦的追凌不疑,其中少不了老王妃的鼓動。
老王妃發現羞辱程少商不曾,反倒自己受辱,直接威脅要自盡。
結果老王爺卻叫好,他早就想要休妻了,但是皇帝不答應。還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讓他做居士。
「汝陽王妃囂張跋扈,其依仗有二,一者,陛下年幼失怙,與兄弟姊妹幾個一道養在叔父叔母家中。當了十幾年的子侄小輩,汝陽王妃召喚差遣陛下幾位,早是習以為常了。你將心比心,倘若是你家兩位幼弟,阿筑與謳兒,自小在你身旁逗弄玩鬧,一朝一夕間你能立刻視以為君父主上,畢恭畢敬嗎?」
「這話不錯,不過汝陽王妃還有其二。她雖脾氣暴躁,心胸狹隘,但也不是一直都這樣老邁糊涂的。當年陛下起事之時,她即便滿心不愿,但依舊鼎力相助,四處借錢借人,還召集眾臣家的女眷縫補袍服,籌措軍輜,更別說連失二子,不能說沒有丁點功勞。」
本來老王妃可以憑借當年的恩情一直這般囂張跋扈,直到凌家事敗。
一直想要嫁給凌不疑,一直都沒能成功的裕昌郡主嫁給了凌家老二,也就是淳于氏的兒子。
那日裕昌郡主再次在凌不疑身上吃癟,而凌老二安慰了她。裕昌不會明白,嫁給凌老二會是她最后悔的事情。
凌不疑聲稱給凌益過五十大壽的名義 將凌家人引到了別院。雖然凌益早就有準備,但是耐不住凌不疑動手快。
凌益凌家老二老三都死在了凌不疑手中,當朝堂之上,朝臣為裕昌郡主抱不平的時候,凌不疑直接爆出驚天秘密。
后來三皇子又在淳于氏送給老王妃的佛像中,找到凌益通敵的證據。
皇帝本來就一直對霍家感到愧疚,事情一出皇帝直接怒了。淳于氏被灌下毒酒死在了裕昌郡主面前。裕昌郡主當場嚇暈過去。
皇帝還給裕昌郡主又找了一個夫婿,命令三個月之內成婚。
裕昌的人生完全被自己的祖母毀了,如果她沒有嫁給淳于氏的兒子,這件事都不會對她有什麼影響。
不過有一說一 沒有經過程朱禮教影響的漢朝,在男女關系上遠比后來好多了。就像裕昌郡主已經是三婚了,像瀟元漪也是二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