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原著中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寫鐘家三姐妹鐘玉、鐘靈、鐘秀,以及其中的兩位男主角席維安和唐鳳梧,但我始終更關注,那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國民時代那風雨飄搖的背景下,這些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在風云莫測的詭局中的掙扎和蛻變,才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上一篇我寫了鐘玉的貼身丫鬟阿媛,今天我要寫一寫,一出場就綁架了鐘玉的兩面人——沈彬。
初遇
沈彬和鐘玉的第一次見面,是極為不愉快的。那時沈彬剛加入幫派,只是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上頭怎麼說,他只能怎麼做。
雖然他和幫派同伙一起綁架了鐘玉,但他本身就是個不甘于平凡,并且會審時度勢的聰明人,最重要的是他本性不壞。
他知道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很危險,他不想為別人賣命,更不想做壞事。所以當鐘玉以利誘之的時候,他毫不猶豫放了鐘玉,同時為了防止事情敗露,還立刻殺了他的同伙。
也正是因為鐘玉目睹了這全過程,所以他認為沈彬是一個極有心計的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即便易興華在商會大樓遇險時,沈彬挺身而出,以命相救,獲得了易家所有人的感恩,卻也無法獲得鐘玉的信任。
沈彬的身世比阿媛更加悲涼。阿媛和沈彬從小就認識,雖然兩個人都出自貧民區,但是阿媛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她身后尚有一家人能相互扶持,而在沈彬小時候,他媽媽就去世了,他不得不離開貧民區,孤身一人獨自闖蕩。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大家都活得猶如一只驚弓之鳥,有多少人愿意去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即便是有,舉目無親的沈彬,能活下來最大的可能性也是饑一頓飽一頓。
我特別理解沈彬參加幫派的初衷,他只是想活下去,僅此而已。不過很快他發現,幫派里做的很多事情,和他自己堅持的本心背道而馳。
他想脫離幫派,眼前就有一個好機會。他知道商會中的易興華,是一個心懷家國的正直商人。在幫派中得知易興華要被刺殺,沈彬想方設法,甚至豁出性命救了他。
易興華看出這個年輕人不一般,他日絕非池中之物。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決定留下這個舍命救他的年輕人。
上位
沈彬有心機和城府不假,但他卻不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他三歲和父母逃難來上海,五歲前住小船,等船板爛了,睡滾地龍,到了八歲,父母兄弟死絕了,他只能去住死人的棺材。
少年的悲苦,讓他臉上那種強烈想要出人頭地的愿望,藏也藏不住。他是真心想要,在亂世中尋求一方庇護,然后靠自己的能力在上海生存,最終呼風喚雨。
傷好之后,他被安排在易興華的公司新華百貨工作。他非常珍惜這次工作機會,工作沒幾天,他就受到了易興華的賞識。
加上他識破了,被趕出新華百貨的前副總經理王本初,火燒興華百貨的計策,成功阻止了新華百貨蒙受巨大損失。
立了這樣的大功,很快他便升任了進貨部經理。沈彬有野心,野心不是壞事,尤其對于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來說,這是獲得成功的必備條件。但是沈彬的野心,卻也遠遠不止于百貨公司,一個小小的進貨部經理。
示愛
自從沈彬到了易家,一直非常關注鐘玉的一言一行。沈彬14歲的時候,就和8歲的鐘玉有過一面之緣,那時候鐘玉在給黃包車師傅說,可以通過出租黃包車來掙錢的法子。鐘玉小小年紀,經商天賦已經驚人。
或許沈彬比作為父親的易興華,更了解鐘玉。因為他們兩個人太像了,極具野心,也聰明絕頂。
但他和鐘玉又是不同的,鐘玉,出身高貴,桀驁不馴,看似無情卻最是有情,她的顧慮太多。而他獨身一人,為了達成目標,可以在底線范圍內全力以赴,沒有任何牽絆。
沈彬他想看看,和他如此相似的人,在易家的繼承權上,她是不是會贏得最后的勝利?看見她的結局,就好像是在看自己,是不是最終能在這亂世中出人頭地?
所以一開始沈彬對鐘玉的示愛,既帶著點挑釁,又帶著點惺惺相惜,三分真心,七分利用。
易興華也看出了他的用心,所以在有意無意地給鐘玉和沈彬制造機會。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頗有心機,也很有手段,相信他會有飛黃騰達的一天。鐘玉也不是不事生產的大小姐,她懂經商,而且聰明,就算人到中年,丈夫有了外心,她也有子女傍身,娘家的財富足以依靠,終生不會受到任何委屈。所以他才愿意將女兒下嫁。
這里不得不說,易興華的老奸巨猾,他一方面希望鐘玉嫁給唐鳳梧,卻又暗中支持提拔沈彬與之抗衡。
也正是他的這一舉動,在鐘玉選擇放棄繼承家業,選擇愛人,跟隨唐鳳梧遠赴國外,最后遭遇感情挫折,失望歸國時,讓鐘玉的感情變得撲朔迷離。
鐘玉離開易家以后,沈彬明白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既然他無法再做易家的女婿,易興華也不可能再提拔他,畢竟誰也不可能養虎為患。所以他很快尋找了新的靠山——上海調查處主任,也是鐘靈的前未婚夫汪劍池。
等待
唐鳳梧和鐘玉,在國外的那段時間,確實過了一段安逸幸福的生活。但僅僅也只是一段,畢竟唐鳳梧還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不可能每天,都陷在兒女情長的小情緒里。他的肩上有責任,心中有信仰。在他的心里,先有國后有家。
所以即便鐘玉等明確地告訴他,他辦公室里的秘書蘇茵對他另有所圖,希望他不要留她在身邊。他仍然理智地堅守原則,不為所動。鐘玉一氣之下失望歸國。
鐘玉和唐鳳梧鬧別扭,意味著沈彬的機會又來了。他開始重新追求鐘玉。這一次,沈彬借著和鐘玉合開娛樂總會的名義,和鐘玉的接觸,不僅僅只是蜻蜓點水,而是細水長流。
他以為自己可以把感情和利益分開,但沒想到慢慢地開始,被鐘玉的一言一行控制。他會心疼,鐘玉在唐鳳梧那里所受到的委屈;他會氣憤,鐘玉對唐鳳梧的口是心非;他會在鐘玉遇到危險時,奮不顧身地去救她。
沈彬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愛上了鐘玉。即便是有家世的成分在,但他更在意的是鐘玉這個人。否則他也不會在知道,鐘玉故意把他介紹給,喻家的喻五小姐時斷然拒絕。要知道,喻家在上海,是比易家更有頭有臉的人物。
當沈彬拿出鉆戒向她求婚時,鐘玉也被觸動了。
因為她深深地明白,眼前這個人,至少比當下的唐鳳梧更愛她,為她付出得更多。鐘玉的心太累了,她以為接受沈彬,就可以將唐鳳梧在她的心中徹底刪去。
但是,鐘玉錯了,放不下就是放不下。她無法自欺欺人,最終拒絕了沈彬的求婚。
沒想到正是鐘玉猶豫,要不要接受身邊求婚的這段時間,反而幫助唐鳳梧真正看清了自己的內心,在最愛的人面前,什麼原則和道義,他都可以棄之不顧。
唐鳳梧終于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鐘玉也明白了,她這輩子再也不可能愛上,除了唐鳳梧以外的男人。
二人終于心心相印。 三個人的愛情,總要有一個人出局,沈彬對鐘玉多年的等待和付出,終究是錯付了。
報復與救贖
沒有付出過最深刻的愛,就不會生出最深刻的恨。被拒絕的這個人是沈彬,那就意味著大廈將傾。
沈彬,他一定要報復鐘玉以及整個易家。沈彬并不知道,讓鐘玉下定決心放棄他的最終原因,是他瞞著鐘玉,為日本人做事。這讓鐘玉對他,連最后的愧疚感也蕩然無存。
易家一直不愿意和日本人合作,終于被日本人的勢力擊垮了,不僅興華百貨,連易家花園也被日本人占領。這次誰也保護不了易家三姐妹,席維安去了共產黨前線,唐鳳梧為了保護易家一家人,被押去了集中營。
這一切離不開沈彬為日本人的謀劃。 可是沈彬發現,他恨鐘玉,他更恨自己。他沈彬什麼時候,變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如果一開始為日本人做事,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和他手下的兄弟,那后來他為日本人做的那些事又是為什麼,他還要一錯再錯嗎?他終于活成了連自己都看不起的人。
在原著大結局最后,易家三姐妹選擇刺殺日本高官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暗中幫忙。也正是由于他的幫忙,三姐妹才得以刺殺成功。沈彬終于又活回了他自己,那個充滿了野心,卻心中正義的熱血青年。
寫在最后
席維安和唐鳳梧,他們完美得有些不像話。和他們相比,沈彬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金錢、名譽、地位,席維安和唐鳳梧一開始就有,那麼他們失去了,不會覺得惋惜。
但是沈彬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出身貧民,經歷磨難,好不容易才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他得到之后怎麼會輕易舍棄?沈彬對鐘玉的感情也是一樣,明明快要得到了,卻又遺憾失去。他怎麼會甘心?所以他漸漸地迷失了自己。
比失去更可怕的,是千辛萬苦得到之后再度失去。事業如此,感情更是如此。
我理解沈彬,人都有兩面性,沒有人是永遠完美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加要包容他人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