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拿到了玄極令,通過玉無緣的再次確認,玄極令確實是假的,玉無緣和皇朝合計了下,認為帝室是想要通過假的玄極令攪亂六國,引起紛爭,拿回實權,真正的玄極令根本沒有丟,而是在帝室的手中。
翼州是六國之中最強大的一方,帝室的假玄極令,很大程度就是針對翼州,皇朝拿到玄極令時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不交帝室,帝室就有借口出兵翼州,他要是上交假的玄極令,帝室也會當場拆穿,讓皇朝癡不了兜著走。
接到皇朝歸還玄極令時,皇帝就開始布局,他召開了六合宴,讓六國的世子或者皇子來京城一起驗證玄極令,想要其余5國看看翼州的野心,一旦皇朝歸還假的玄極令,當眾揭開皇朝的野心,皇朝想逃也逃不了。
皇帝算計翼州,而這些來看戲的世子或者皇子,也身負各種算計,皇帝以天下為謀,而皇子或者世子以六合宴為謀,各有謀略。
上次已經寫了六合宴的算計,這一篇文章,主要寫百里氏派豐莒來赴六合宴的目的。
提高曝光度,提升身份
百里氏派豐莒來六合宴最大的目的,就是提高豐莒的曝光度,提高他的身份。
帝室辦六合宴,別的國家都是派的世子去,而雍州沒有世子,只有皇子,按理說,豐息已經封了君位,他最有機會去參加六合宴,可百里氏開口了,其他人怎麼敢反駁,加上豐息病才剛好,也不能遠行,而大皇子身份尷尬,派出去不好說,那麼豐莒就是唯一的人選。
豐莒是嫡子,又是雍王最喜歡的皇子,派他去六合宴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豐莒沒有被封世子,可因為這六合宴的曝光,會讓大家潛意識認為,雍王認可了豐莒,他就是下一個雍王世子。
他這一趟遠行,不僅在帝室曝光,在各國之中也增加了影響度,會讓人記住他,如果可能,還可以在六國之中結交世子,帝室很少辦這種六合宴,帝室也害怕六國結盟,本來這六國都強大了不聽帝室的話,如今再來一個同盟那不是更強大,所以帝室很少辦宴會集結六國世子,這好不容易辦一次,六國可以正大光明交流,那機會就看如何去把握了。
如果豐莒運氣好,說不定就能交幾個朋友,將來在雍州的話語權就更大了,登上世子之位就指日可待了。
掩蓋豐莒的過錯
豐息去德州修水壩,在水里遇上了刺客,刺客直指王元,而王元正好是豐莒的貼身侍衛,就算豐莒說自己不知情,那誰也不會認可他的話。
雍王對豐莒網開一面,只抓了王元,還罰了豐莒的俸祿關了他的禁閉,讓他在家好好為豐息祈福,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
豐息曾對雍王說過,讓他嚴懲豐莒,但是雍王喜歡豐莒,不想殺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就小小的懲罰了下,又對豐息做了一些補償,這件事才算過去了。
可是百里氏知道,豐莒這個人能力不強(豐莒在百里氏面前示弱),什麼都依靠自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這六合宴就是個最好的機會,不僅可以增加曝光度,還可以提升他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可以逃避過錯,讓所有人忘記豐莒對豐息做的事。
皇室之中,本就沒有情,兄弟暗斗,父子不和,母子算計,都是常態,只要用另外的事蓋過過去的事,人們慢慢就忘記了豐莒暗殺豐息的事,如果在六合宴上立個功就更好了。
等到豐莒風光回到雍州,誰還記得豐莒曾經暗殺豐息的事,誰還記得豐莒曾經被關被罰俸祿的事,這就是變相逃避懲罰。
躲過科舉舞弊
豐莒啟程參加六合宴后,雍州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就開始了。
每個國家對于人才都很重視,而那些寒門學子為了走上仕途,就只能通過這次科舉,不僅朝廷重視,學子也重視,所有人都很重視這次科舉。
如今皇室式微,六國都不聽皇室的號令,都想要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那麼人才就很重要,有了人才,國家強大了,到時候硝煙四起時,國家就能通過人才取得最后的勝利。
豐莒走后,豐息有了君位,豐萇的身份尷尬,那麼到時候主持科舉的人,就成了豐息。
鳳棲梧明確站在了豐息的身邊,這次科舉的負責人就是鳳棲梧的老師裴大人,百里氏早就知道了,自從她回到宮里就開始算計豐息和鳳棲梧,她要給那些不聽她話的人一個教訓。
這次負責科舉的人有三個,她找到了其中一個人,拿到了試題,然后把試題偷偷泄露出去,然后把小抄放到裴大人最看重的四個人身上。
百里氏不僅要毀了豐息,毀了白風夕,還要毀了雍國的人才,她為了私仇直接毀了這次科舉,可她沒有想過,因為她的計劃,如果沒有被查清,被她誣陷的學子就真的無辜被殺,雍王就失去了這幾個人才,對于雍州來說,是多大的損失。
百里氏不愧是小門小戶來的,一點都沒有大局觀念,為了私怨,不顧國家的安危,不顧大局,這樣的小人,才是毀掉一國的罪魁禍首。
百里氏的算計很簡單,她想通過這次科舉,讓豐息入局,她要殺了豐息,滅了鳳棲梧的威風,讓裴大人看清楚豐息的能力。
可惜百里氏棋差一著,她讓豐息入局,豐息就將計就計,毀了百里氏的陰謀,最后不僅查出了百里氏,還讓鳳棲梧和裴大人更加信任豐息,認可豐息。
百里氏自以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可她不知道,豐息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她可以隨便拿捏的豐息,這麼多年,豐息早已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完全有能力與百里氏抗衡。
百里氏不知道,豐息早已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如今的目標早已從雍州走向了全國,想要爭霸世界。
百里氏知道,她只要滅了豐息,豐莒登上世子之位就穩了,豐萇沒有能力,沒有人支持,而豐莒有她,有雍王的喜歡,還有一些大臣的支持,沒了豐息,就沒了阻礙。
她讓豐莒去六合宴,就是為了讓豐莒避開這次科舉舞弊,避開豐息,保存實力,她不能讓豐莒參與進來,只能把豐莒送走。
豐莒已經犯過一次錯誤,一旦再犯,雍王也不可能次次都饒了他,雍王還要照顧大臣的想法,可是百里氏不一樣,她和雍王一路走來,雍王對她完全不一樣,就算知道她的算計,他也不可能對她如何,最多就是埋怨一頓,還會想辦法為她遮掩。
這才是百里氏無所忌憚的原因。
雍王不喜歡豐息,百里氏算計豐息,雍王樂見其成,只要不是明面上的,私下里整死了他都不管。
保護豐莒
百里氏其實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保護豐莒。
百里氏雖然對豐莒有算計,但是她確實對豐莒有感情,把他當做平常的兒子愛護。
在百里氏眼里,豐莒的能力不強,什麼都依靠她,她想要和豐息斗,她害怕豐息斗不過她,就找豐莒下手,豐莒在豐息手里吃了不知多少次虧了,次次都失敗了,讓百里氏有些心塞,她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再栽在豐息手里,于是趕緊把他送走,送得遠遠的,她就可以放開手與豐息斗法。
這一次六合宴,百里氏玩了一手好棋,完成了三個算計,還暗中保護了豐莒,可謂是一石幾只鳥呀。